每年初冬回老家,都會在路邊的田地頭發現一簇簇鮮嫩的紅芋芽兒。我饒有興趣地走到跟前,彎下腰用一根木棍撬下去,一手拎著芽兒,一個碩大的紅芋便被提溜了出來。這情景,總會讓我想起小時候撈紅芋時的樂趣來。 生產隊那時候,春紅芋種得少,麥茬紅芋種得多。收獲春紅芋的時候,基本上都是社員一抓鉤一抓鉤地刨,而麥茬紅芋則需要用犁鏵犁開溝壟,趕速度,為的是趕在陰雨天氣前,盡快地把紅芋收完、切片曬干,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。 無論是用人刨,還是用犁耕,總會有個別的紅芋散落在泥土里。于是,收獲完畢,滿地里便會出現老人小孩撈紅芋的身影。他們每人挎著一只籃子,手持一把頭,有耐心的,就沿著紅芋溝壟一點點刨過去,不放過任何有可能藏匿的紅芋。哪怕是爛了的和拇指大小的紅芋,也會一一撿拾進籃子里;倘若發現一條紅芋根,他們就會“順藤摸瓜”,在地墑溝里“引蛇出洞”刨出一個大紅芋來;也有像魚一樣吃浮食的人,在地里走得很快,前瞅瞅后瞧瞧,專揀田頭地角落下的成棵的紅芋,一頭下去,一嘟嚕大小不一的紅芋被提溜上來了,不多時便能吹著口哨,哼著小曲滿載而歸了。 再過些時日,地里落下的,沒被人撈回去的紅芋,在初冬溫暖的陽光下,便會從泥土里拱出幾棵紫紅色的嫩芽兒來,這時候,撈紅芋的人們不再需要滿地里漫無邊際地掘土,只需尋找這些剛鉆出土的紅芋芽兒,一準就能有所收獲。不過,發了芽的紅芋,做飯不好吃,少了淀粉,缺乏筋道,常被人們切成片晾曬,或者干脆下鍋煮熟了,飼養自家的豬羊和雞鴨。 我知道,如今的老家已經很少有人種植紅芋了,大片大片的土地,都種著大豆、綠豆、玉米和花生等等,只有少量的山坡地還種有紅芋。物以稀為貴。這些少量的紅芋,除了留夠自家吃的外,就是拿到集市上換錢,或者送給親朋好友。當年撈紅芋的情景,只能是作為閑暇時的回憶了…… 汪曉佳
① 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,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,未經本網允許,不得轉載使用。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。
②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,請盡快與本網聯系,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。
拂曉報社 | 關于本站 | 服務條款 | 廣告服務 | 版權聲明 | 糾錯熱線
Copyright ? 2009-2020 拂曉新聞網,拂曉報社 All Rights Reserved.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34120180006 皖ICP備09024216號 皖公網安備34130202000028號
地址: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:234000
拂曉新聞網 版權聲明:凡來源拂曉報、皖北晨刊及本網原創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稿件,版權均屬拂曉報社所有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
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,否則將依法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