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全國各地的旅游市場升溫明顯。經測算,假日期間,我市共接待游客232.78萬人次,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6.62%。其中,過夜游客25.91萬人次,“一日游”游客206.87萬人次,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70.36%和55.06%,總體而言,我市旅游假日經濟呈現復蘇態勢。同時,我市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引導和對旅游不文明行為的持續約束,人人支持、人人參與文明旅游的社會風尚逐步形成。
多元化旅游成新態
“五一”假日期間,我市實現旅游總收入為87326萬元,同比增長65.43%;較2019年水平略有增長。長線跟團出行較少、中短途自駕出行較多。我市的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、新汴河景區、野生動物園等景點備受歡迎。鄉村慢游也快速升溫,相比人山人海的熱門景區,不少游客愿意選擇去鄉村體驗慢生活,紛紛到山水田野間感受清靜和悠閑。人均消費傾向于旅游餐飲、商品購物、服務體驗,電影院線票房火爆,總體而言,旅游假日經濟呈現復蘇態勢,景區內服務類體驗項目增收效應明顯。
據統計,“五一”假期期間,蕭縣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接待游客6.1萬人次,門票收入266萬元;宿州野生動物園接待游客9.2萬人次,綜合收入614萬元;宿州植物公園接待游客近5萬人次;宿州新汴河景區接待游客20.1萬人次,戚家溝、網紅橋、紫藤花等備受歡迎;宿州三角洲公園接待游客近10萬人次,同時,宿州三角洲公園“五一”車展成功舉辦,引流效應明顯;靈璧奇石文化園接待游客0.58萬人次,門票收入增幅超過100%;靈璧現代農業博覽園接待游客0.7萬人次,門票收入增幅超過100%;宿州豐大國際城接待游客約0.7萬人次;宿馬綠地衢坊街接待游客近1.6萬人次。除城區近郊休閑游外,周邊地區自駕游游客激增(包括淮北、蚌埠、徐州等地),各景區停車場車位均供不應求。
紅色旅游需求旺盛
“五一”期間,我市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免費開放,各地游客參觀紅色旅游經典景區,學習黨史、軍史、革命史的需求旺盛,極大滿足了游客假日文化體驗需求,讓游客體驗宿州的紅色革命文化歷史。
據悉,宿州博物館接待游客0.64萬人次,舉辦主題社教和研學活動;蕭縣蔡洼紅色旅游景區接待游客5.69萬人次;宿州烈士陵園接待游客2.5萬人次;泗縣江上青烈士紀念園接待游客約1萬人次。
文化體驗消費活躍
“五一”假期期間,全市各地依托自身特色資源組織開展的“果蔬采摘”、節慶、文藝演出等系列活動,結合拓展設施、游樂設施、花卉資源,組織專題活動,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賞和用餐。一些戶外俱樂部開展的親子活動也備受青睞,吸引家庭游客組團參與。
據悉,假期期間,泗縣碧云天農家樂、慧佳農業生態園,靈璧縣澮溝鎮,埇橋區永鎮鄉、欄桿鎮等地依托自身特色資源、農事休閑活動等,組織開展節慶活動、文藝演出,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賞。同時,埇橋區舉辦苗庵鄉夏王西瓜采摘節;泗縣舉辦慶“五一”非遺文化系列展演活動;靈璧縣“印象澮溏溝·鸕鶿捕魚”民俗文化節也于5月1日開幕,吸引近3萬名游客前往觀賞。各休閑旅游示范點結合拓展設施、游樂設施、花卉資源,組織專題活動,吸引游客前來用餐。
旅游市場秩序良好
“五一”小長假,我市旅游市場平穩,秩序良好,接到旅游投訴0起,接聽旅游咨詢電話58個,微博微信回答旅游咨詢問題16個,處置旅游不文明行為輿情1起??傮w來看,各部門通力協作、配合良好,沒有出現旅游安全事故,達到了安全、效益、秩序、質量四要素的相統一,實現了旅游假日平穩進行。
筆者還了解到,早在“五一”前夕,市文化和旅游局就根據近期旅游市場情況預測發布假期出游提示,引導廣大市民和游客樹牢安全意識,做到舉止文明。要求市民根據自身身體情況合理選擇出行,提前關注旅游、交通、衛生、氣象等有關部門發布的預警提示,收集、了解旅游目的地風俗禁忌、氣候條件、景區游客最大承載量等,提前做好游覽預約,避免因景區流量控制而影響行程,并倡導廣大市民和游客出游期間嚴格遵守旅游景區、演出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疫情防控措施,配合出示安康碼(健康碼、行程卡)、外出就餐使用公筷公勺,踐行“光盤行動”等,引導市民文明旅游。
文/喻雅潔?? 圖片由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?
① 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,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,未經本網允許,不得轉載使用。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。
②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,請盡快與本網聯系,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。
拂曉報社 | 關于本站 | 服務條款 | 廣告服務 | 版權聲明 | 糾錯熱線
Copyright ? 2009-2021 拂曉新聞網,拂曉報社 All Rights Reserved.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34120180006 皖ICP備09024216號-1 皖公網安備34130202000028號
地址: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:234000
拂曉新聞網 版權聲明:凡來源拂曉報、皖北晨刊及本網原創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稿件,版權均屬拂曉報社所有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
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,否則將依法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