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樹掩映干凈整潔的道路,房前屋后精致的花園菜園,走進泗縣瓦坊鎮張樓村,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展現在眼前。但在新中國成立之前,這片土地曾經是硝煙彌漫的戰場。 張樓位于泗縣東北部(今瓦坊鎮境內),是淮北地區東西的必經要道,戰略地位十分重要。1938年秋,日軍侵占泗城后,張樓村的惡霸地主張海生投靠日軍,被委任為偽淮海省“剿匪”第6總隊司令兼自衛團長。張海生依仗日軍支持,強拉民夫,在張樓挖圩溝、修炮樓、建據點,經常襲擾泗靈睢、泗宿縣抗日根據地,先后捕殺八路軍、新四軍官兵和群眾等百余人。因此,張樓周圍數十里的人民群眾無不對之切齒痛恨,盼望著早點拔除這一日偽據點。該據點分前后張樓兩個圩子及7個外圍據點,有偽軍3個大隊千余人,且裝備精良。據點圩高3丈5尺,外有深水溝環繞,周圍建有許多拱衛據點,內有炮樓4座,分立4角,設防非常嚴密。 1940年4月,八路軍隴海南進支隊、蘇魯豫支隊共同發起攻打張樓的戰斗。進攻第一天,就拔除張樓外圍所有拱衛據點。后因宿遷、泗城、睢寧等地日軍出兵增援,我軍主動撤出戰斗。1941年,新四軍第四師9旅25團再次攻打張樓,也因泗城日軍增援而主動撤出戰斗。兩次攻打張樓未克,在此后較長時間內,敵我雙方形成相持局面。張海生更加猖狂,自恃有堅固據點而四處騷擾,涂炭百姓,睢泗公路與濉河一帶人民苦不堪言,無不痛恨至極。 為打破敵我長期僵持局面,暢通淮北根據地東西往來之路,新四軍四師于1944年6月再次對張樓據點發動攻擊。6月6日,9旅25團、26團主力各一部,在地方武裝配合下,以疾風掃落葉之勢,分別向張樓外圍的駱場、馬群墻等據點進攻,全殲偽軍,拔除了據點,并擊退張樓增援之敵。之后,11旅32團一個營配合泗靈睢縣總隊一部,在張樓以北發動群眾,將張樓周圍20里之內的糧食、物資中心區搬運分散,并割斷電話線,切斷其對外聯絡,又以地雷封鎖張樓與高樓、邱集的交通,同時在張樓四周挖封鎖溝等,以此進行包圍。9旅一部于6月27日、29日又拔除張樓外圍三周家、朱場等據點。此時,張樓據點已直接暴露在我軍的攻擊目標下。張樓據點的敵人在我軍一連串的攻勢面前,驚慌失措。7月3日,偽淮海省保安第2總隊李澤州部兩個大隊由泗城前往張樓增援,分駐前后張樓以加強守備。 7月5日黃昏,進攻后張樓戰斗打響,9旅26團的1營、3營開始主攻,2營迅速插到前、后張樓之間(兩地相距3華里),以阻擊前張樓(即張海生老巢許宅子,在老濉河北岸)出援之敵。我主攻部隊炮火向后張樓東北角碉堡進行猛烈轟擊,同時一部分戰士又快速施行迫近作業,挖交通壕,構筑突擊陣地。26團一部用強大炮火轟擊敵大瓦房院,18名勇士躲過敵人的槍彈,跨過壕溝,越上據點圩墻,猛擲手榴彈,約15分鐘,即突入圩內,占領兩個地堡及附近陣地,打開了突破口。此時,大瓦房院內碉樓之敵用機槍向突入圩內的戰士掃射,我軍立即用炮火猛轟碉樓。戰士們勇猛沖殺,攻占了東北角碉樓。與此同時,我突擊部隊迅速占領了佃戶房,迫近了敵人核心陣地大瓦房院。大瓦房院之敵慌作一團,7日拂曉曾幾次企圖突圍,均遭我軍阻擊而撤退。7日6時左右,我炮兵將大瓦房院東北角炮樓轟塌,突擊部隊沖入,以刺刀、手榴彈與敵人拼殺,攻占第一、第二道大院后,以火力打擊和政治攻勢相結合,迫使逃進第三道院內的200余敵人全部投降。同時,各突擊部隊分散出擊,到上午8時,將大瓦房院內之敵全部殲滅。至此,經過27個小時的激戰,共摧毀碉堡12座、地下掩體10余處,敵所有堅固工事均被摧毀。同時,繳獲輕機槍11挺、重機槍2挺、擲彈筒7個、步馬槍302支,俘偽大隊長以下官兵269人,斃傷偽軍64人。 前張樓偽軍200多人曾于7月6日晨在炮火掩護下向后張樓之敵增援,但很快被我警戒部隊擊退。駐前張樓的偽保安第2總隊李澤州部懾于我軍猛烈攻勢,除留一部分固守外,即率第3大隊及淮泗縣偽軍劉紫宛一部于7日晨向泗城逃竄,沿途遭到我民兵阻擊,死傷眾多;待其逃到老山附近時,又遭到我四師11旅31團堵截,除偽總隊長李澤州逃脫外,其余全部被殲。 7月10日晚,駐扎在海鄭公路南面邱集據點的日軍50人、偽軍數百人,以便衣為先導,在龍河附近活動。我軍立即集結快速向北移動,準備打擊該處增援敵人,只留下少數兵力監視張樓。11日拂曉,駐扎泗城的日軍200余人、偽軍500人,秘密繞過我警戒部隊,竄至張樓南面的三周家,并有一部分敵人進抵濉河岸距前張樓 (許宅子)2華里處的鳳凰嘴渡口,與我25團3營發生戰斗。固守前張樓的偽軍在增援部隊接應下,趁機突圍南逃,前張樓遂被我軍占領。南逃的偽軍被我第26團一部阻擊,雙方激戰于泗縣北面的周瓦坊,偽軍遭到重大殺傷。其殘部逃至老山附近,又遭到11旅31團截擊,激戰通夜,大部被殲,活捉日軍5人,殘敵倉皇逃往泗城。12日拂曉,漏網之敵與我民兵在泗城北八里橋發生戰斗。泗城的日偽軍傾巢出動增援,被我預先埋設的地雷炸死甚多,張海生等殘敵狼狽逃進泗城。 張樓戰斗自6月6日拔除前、后張樓外圍據點起,至7月12日為止,共斃傷日偽軍290余人,俘偽總隊長以下官兵530余人。張樓大捷,使盤踞在張樓達6年之久的敵偽軍終于覆滅,長期遭受其蹂躪的張樓一帶及數縣民眾,從此獲得了新生。1944年7月,新四軍第四師兼淮北軍區司令部發布了《張樓戰役公報》?;幢备鶕厝嗣駸o不歡欣鼓舞,各區、縣的群眾紛紛舉行盛大祝捷會,廣大人民群眾競相捐款捐物,慰勞子弟兵。隨之誕生的張樓區抗日民主政權,使泗靈睢與淮北抗日根據地的中心區連成一片,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淮北根據地。 現在的張樓,打贏了艱苦卓絕的脫貧攻堅戰,正以昂揚的斗志書寫鄉村振興的輝煌篇章。 本報記者 泗縣黨史辦
① 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,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,未經本網允許,不得轉載使用。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。
②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,請盡快與本網聯系,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。
拂曉報社 | 關于本站 | 服務條款 | 廣告服務 | 版權聲明 | 糾錯熱線
Copyright ? 2009-2021 拂曉新聞網,拂曉報社 All Rights Reserved.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34120180006 皖ICP備09024216號-1 皖公網安備34130202000028號
地址: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:234000
拂曉新聞網 版權聲明:凡來源拂曉報、皖北晨刊及本網原創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稿件,版權均屬拂曉報社所有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
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,否則將依法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