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 慕青 每年夏日,防溺水都成為暑期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。我市各中小學校也在暑期前通過防溺水知識問答、防溺水告知書、暑期安全一封信等方式,提醒家長在暑期期間要密切注意孩子的行蹤,切忌到河湖溝塘等地游泳,避免悲劇的發生。 炎炎夏日,到河塘邊去,到湖邊玩,捉魚逮蝦,玩耍戲水豈不快哉!然而靜靜流淌的河水,可能暗藏危險,稍有不慎,貿然踏入,就會引發悲劇。據權威數據統計,我國每年因為溺水身亡的人數達57000余人,其中中小學生占65%。溺水死亡占我國0~14歲兒童意外死亡的6成之多??梢哉f,只要減少了溺水事故發生,就給孩子的暑假上了一道至關重要的“安全鎖”。 暑期年年有,安全日日行。溺水事故多發于酷夏,農村又多發于城市。究其根本,單調的暑期生活、缺乏必要的管護是溺水事故高發的主要因素。一方面,放假孩子脫離了學校的管護,暫時遠離了課業負擔,擁有大量自由時間,看電視、打游戲、游“野”泳就成了很多農村孩子暑期“主打菜”。另一方面,一些家長為了生計,長年奔波在外,無暇看護孩子,疏于管教,也為溺水事故的發生埋下了安全隱患。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,也是民族的未來。一次次溺亡事故的發生, 是許多家庭都不愿看到的悲劇。然而,活潑好動、親水愛玩是孩子的天性,一味地管教約束不僅束縛了孩子的天性,也不利于他們的未來成長。如何在“放”與“管”中把握好“時”與“度”,讓孩子既能任性玩耍,又能安全度夏,這需要學校、家長、社會三方合力共治。 首先,學校教育不容缺位。要切實把預防學生溺水當作“頭等大事”,在假期里不間斷發布風險提示,進一步增強孩子“安全第一、生命至上”意識,讓安全教育真正“入腦走心”。 其次,家長監護要積極到位。假期中,家長應密切關注孩子動向,注意從細節上發現問題,對孩子去哪里、和誰去、何時歸都要做到心中有數。必要時家長應陪同前往,盡可能地不讓孩子遠離自己的視野,把溺水風險降到最低。 再者,社會治理應及時補位。各地各部門要積極行動起來,“防”字當頭,針對溺水事故特點,緊密結合當地實際,及時更新和完善安全隔離設施和警示標牌,對水庫、池塘、河壩等有安全隱患的場所安排專人巡查,防范未成年人到危險區域活動。 預防孩子溺水悲劇發生,需要學校、家庭、社會共同努力扣緊“安全鎖”,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掉鏈子,再多的提醒都不嫌多、再多的防護都不嫌過。
① 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,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,未經本網允許,不得轉載使用。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。
②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,請盡快與本網聯系,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。
拂曉報社 | 關于本站 | 服務條款 | 廣告服務 | 版權聲明 | 糾錯熱線
Copyright ? 2009-2021 拂曉新聞網,拂曉報社 All Rights Reserved.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34120180006 皖ICP備09024216號-1 皖公網安備34130202000028號
地址: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:234000
拂曉新聞網 版權聲明:凡來源拂曉報、皖北晨刊及本網原創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稿件,版權均屬拂曉報社所有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
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,否則將依法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。